Skip to main content

Feature Articles

14Jan 2022

醫道講:BCD肝炎藏着隱形殺手 (刊登於香港經濟日報)(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HKET

2022 年 1 月 14 日

彭慶茵──中大醫務中心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醫道講:BCD肝炎藏着隱形殺手(刊登於香港經濟日報)

在甲型與戊型肝炎中間的乙、丙及丁型肝炎(B、C、D型肝炎),傳染途徑相若,都是透過血液及體液接觸傳播,但同枱用餐或摟抱等社交接觸並不會傳染。當中以乙型肝炎最為普遍,本港約每13人便有一人帶有乙肝病毒,而它的影響亦最為巨大,一來有機會帶來丁型肝炎,二則肝臟可能因為病毒長期攻擊而出現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癌變。

乙肝可以帶來嚴重後果,但卻經常為人忽略。診所常常有一些四、五十歲的病人,因為其他疾病來求醫,探問下原來他們自知帶有乙肝病毒,只是一直沒有症狀而未有理會。但這個隱形殺手在早期一般也沒有徵兆,到出現症狀時病情可能已經十分嚴重。

雖然現時本港所有初生嬰兒均會接種乙肝疫苗,惟母嬰傳播仍屬主要感染途徑,即嬰兒出生時從母體感染病毒。要減低嬰兒受感染的風險,孕婦應在懷孕28周時檢驗乙肝病毒指數,若超過20萬國際單位便建議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直至分娩後4星期;嬰兒出生後亦要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和接種疫苗,將感染風險降至最低。若孕婦的乙肝病毒水平高,又沒有於產前採取相應治療,只在嬰兒出生後補救,則嬰兒仍有7%至8%機會受到感染。

如果感染乙型肝炎,不但令肝臟長期受炎症攻擊,更有機會染上只有乙肝患者才會感染的丁肝。丁肝在香港不算常見,患者多為共用針筒的吸毒者,而預防措施十分簡單,就是接種疫苗預防乙肝。

最後一種傳染性肝炎是丙肝,在本港的發病率不高,約0.3%至0.5%人口染病,多與共用針筒、紋身器具不潔,又或上世紀90年代前曾接受輸血或血清治療(例如血友病患者)有關。丙肝引起的肝炎一般沒有明顯症狀,病人可能只感疲倦,但與乙肝一樣,病毒可潛伏體內造成慢性肝炎,亦可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

與乙肝不同的是,丙肝有機會可根治,病人應積極尋求治療。傳統以注射干擾素配合口服藥的療法,約半數人經一年治療後可清除病毒。近年推出的新藥物,療程大減到8至12星期,治癒率達九成。由於目前未有丙肝疫苗,患者即使康復亦不帶免疫力,所以預防受到感染至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