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专栏

308月 2019

脑有所医:从「程至美」到「YT」(刊登於苹果日报)

Project-Id-Version: Report-Msgid-Bugs-To: PO-Revision-Date: Last-Translator: patrick <patrickcho@theorigo.com> Language-Team: theorigo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X-Poedit-Basepath: /Volumes/apps/dev.theorigo.com/theorigo/application/ X-Poedit-SourceCharset: utf-8 X-Poedit-SearchPath-0: .

2019 年 8 月 30 日
黄海东——中大医务中心神经外科专科医生
脑有所医:从「程至美」到「YT」(刊登於苹果日报)

最近有机会在话题电视剧《白色强人》中担当其中一位顾问医生,为部份神经外科手术的拍摄作技术指导,真心赞赏拍摄团队的专业认真,无论是工作人员或道具都一丝不苟。此剧令我回忆起另一电视剧《妙手仁心》,剧中主角神经外科医生「程至美」和今天的「YT」,同样引发观众热烈讨论。

当年剧集播出时,我刚刚开始接触神经外科训练,被脑神经科的神秘面纱深深吸引:见到年轻人因为一次车祸脑伤而性格突变,又或是半身偏瘫的病人手术后重新康复,凡此种种,当时都是一知半解。二十年前互联网并不盛行,要找资料只能求教於前辈,又或是在图书馆内翻查至深夜,期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一位独当一面的神经外科医生。还记得以前没有人讨论工时这回事,「On-call36 小时」更只是家常便饭!那时很多人以为医生放工后都会去兰桂坊「happy hour」,其实真正的生活是下班时已经七八点,回家就累得倒头大睡!不过正是因为这种密集式的工作及训练,促使自己能够掌握神经外科的复杂知识及技术。

无疑,《白色强人》不论在拍摄手法及资料准确度上,都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剧集内「YT」的角色更贴近现实,也与我以前在医管局任职副部门主管时的工作性质相似,除了要负责行政管理工作,也要监察团队的医疗质素,教导初级医生医学知识,工作固然繁重,但极具挑战性。匆匆二十年的光景转眼已过,自己也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初级医生,成为神经外科专科医生。在不断钻研新的知识及技术期间,可谓苦乐共融,而能够为病人纾解痛苦,正是推动每位医生努力不懈的最大原动力。

过去二十年科技迅速发展,神经外科领域上的知识、技术及设备也有着很大改进。譬如清醒开颅手术,大家可能在报章或电视上都有见过,感觉十分骇人,但其实现在已是常规的安全手术,对保存脑部功能有很大帮助。脑部中风曾经是最常见的致命危疾,就算保住性命也会导致严重伤残,生活不能自理。但随着介入治疗的技术发展,只要发现及时,有一半病人可以把血管再次打通,大大减少中风后所引致的严重伤残或性命危险;摄影镜头的进步,也令内窥镜微创手术发展神速,现在很多颅底肿瘤,都可以经鼻腔或匙孔开口就能完成,不需经过传统的开颅手术,减少对脑部创伤的同时,亦加快痊愈的速度。电脑导航及术中监察技术,经已被广泛采用,大大增加手术位置的准确度及安全性,减少因定位误差而导致的神经伤害;微创手术的盛行,也令脊椎退化病人,如颈腰椎椎间盘突出所引致的手脚麻痛、乏力,坐骨神经痛等,得到更安全及快捷的治理;有些以往的不治之症,譬如柏金逊病、脑痫症,当药物治疗已经失效或产生太多副作用时,脑部手术也可以派上用场。甚至儿童先天性失聪,也可以靠脑部电极植入手术,改善功能及生活质素。神经外科最引人入胜之处,在於不断有新的知识及技术推陈出新,在往后的篇幅里,我会逐一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