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014月 2025
泌尿心迹:阴囊硬块——睾丸外肿瘤(刊登于信报)
魏浩然医生信报
2025 年 4 月 1 日
魏浩然 ―― 中大医院泌尿外科专科医生
泌尿心迹:阴囊硬块——睾丸外肿瘤(刊登于信报)
最近55岁的林先生发现右侧阴囊逐渐肿大,触摸时有隐隐硬块,持续一周后,他就医检查。起初还以为患上睾丸癌,经过超声波及磁力共振检查,确诊为脂肪肉瘤。幸好发现得早,经手术后已康复。
阴囊内除睾丸本体,尚包含附睾、鞘膜、精索等重要结构,其中精索更由肌纤维、血管丛、脂肪组织及输精管等构成复杂网络。
医学临床观察显示,睾丸本体肿瘤多属恶性病变(即睾丸癌),而睾丸外肿瘤(Extratesticular tumors)则以良性居多,常见如附睾囊肿(Epididymal cyst)、腺瘤样肿瘤(Adenomatoid tumor)、精索脂肪瘤(Lipoma)、平滑肌瘤(Leiomyoma)。
这些良性病理多源于组织异常增生,肿瘤的特性生长缓慢,边界明确且极少变恶,预后普遍良好。
属恶性睾丸外肿瘤则比较罕见,患者会发现阴囊出现无痛楚硬块,但随着肿瘤渐大,亦有机会产生钝痛、沉重感等症状。以下恶性肿瘤类型值得注意:
1.脂肪肉瘤(Liposarcoma):源于脂肪细胞的恶性病变,虽然生长相对缓慢,但具局部侵袭性。
2.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源于提睾肌或血管平滑肌细胞,肿瘤会有短期内快速增长特性。
3.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源于横纹肌前体细胞,罕见但高度恶性,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具快速生长与周边侵袭特性。
4.附睾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pididymis):源于附睾上皮细胞,属极罕见肿瘤,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或特定基因突变相关,全球文献报告不足百例。
治疗策略
治疗恶性肿瘤的策略,首要广泛切除手术(Wide local excision),切除有关肿瘤及邻近组织,并确保阴性切缘以降低复发风险。对于脂肪肉瘤及平滑肌肉瘤,手术后亦会按高风险病例(如切缘阳性、肿瘤大、高级别),考虑辅助放射电疗,以降低局部复发率。至于横纹肌肉瘤,则考虑进行辅助化疗。
从预防角度,男士不妨每月自我触诊,在洗澡时轻按睾丸,确认表面平滑,没有硬块。早期诊断及治疗,手术后按病理考虑有需要的辅助治疗,是处理肉瘤的关键。记得发现阴囊异常肿块时,应及早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