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309月 2021
医疗新领域:眼底的奥秘 (刊登于 AM730)
蔡晓阳医生AM730
曾经有一名45岁初次做身体检查的病人检查眼底时,眼底血管已经出现因糖尿病而引起的变化,令原本一向自觉身体健康的病人感到非常惊讶。我们的灵魂之窗——眼睛,其实也要定期做检查。眼睛底部有「视网膜」及「视神经盘」,视网膜正中央的黄斑点是整个视网膜对光最敏感的地方。
眼底检查不仅能找出眼球本身的疾病,也有助验出其他全身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及自身免疫疾病等。随着科技日益进步,我们更可以透过俗称「影眼底相」的技术,以摄影机为眼底拍照,将照片上载到云端伺服器,以人工智能分析,运算到一个由0到1的指数,反映中风机率的高低。虽然这种技术不能用作诊断病症,然而,当患者获悉自己是中风的高危人士后,往往会提高警觉,及早着手处理相关疾病的风险,在慢性病的预防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香港每年大约有二万多人因中风入院,死亡率约15%至20%,是香港的第四号疾病杀手。当脑部血管遭阻塞或爆裂,脑细胞便会突然缺氧坏死,继而令该部分脑细胞支配的身体功能受损,就是中风,当中又可分为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
缺血性中风即脑血管栓塞,可能是由于脑血管粥状硬化而变得狭窄,或是因心、颈大动脉形成的小血块,随血液流到脑血管而造成血管栓塞。出血性中风俗称「爆血管」,往往因为高血压、脑部受撞击、脑肿瘤或脑血管疾病等原因引致。
一般而言,60岁以上的男性、有中风家族病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或心律不正、肥胖、缺乏运动、压力过大、吸烟及酗酒等的人士,中风的风险相对较高。中风可以是毫无先兆及突如其来的,不过,适当检查能够评估中风的风险,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