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专栏

144月 2025

医路同行:持续鼻塞影响生活 手术「通气」

何绮雯医生明报

2025 年 4月 14 日
何绮雯医生——中大医院耳鼻喉科专科医生
医路同行:持续鼻塞影响生活 手术「通气」(刊登于明报)

鼻塞是常见征状,尤其在流感季节和天气变化的日子。持续鼻塞不仅影响生活质素,还可能导致急性鼻窦炎或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等,也可能是更严重疾病的症状。究竟什么时候该去看医生?鼻塞原因很多,常见包括:

  • 结构问题:例如鼻中隔弯曲、下鼻甲肥大、腺样体肥大
  • 感冒或流感:病毒感染会导致鼻腔和鼻窦发炎
  • 过敏性鼻炎:对花粉、尘蟎等致敏原的反应
  • 鼻窦炎:鼻窦感染或发炎
  • 鼻内有异常肿块,包括鼻瘜肉、肿瘤等
  • 鼻创伤导致鼻骨和鼻中隔骨折弯曲
  • 鼻内藏有异物
  • 其他因素:包括药物性鼻炎、怀孕、环境刺激等

解决方法视乎病因,例如避免接触花粉、尘蟎等致敏原;以生理盐水清洁鼻腔,减轻肿胀;或药物治疗,例如服用抗组织胺药治疗过敏性鼻炎,使用类固醇喷剂减轻鼻腔发炎和肿胀等。

发烧、鼻涕带血、恶臭 快求医

然而,若鼻塞持续或伴随其他征状,包括发烧、鼻涕带有血或脓性分泌物、恶臭、鼻部或面部畸形,应立即求医。耳鼻喉科医生会使用鼻内视镜详细检查,找出持续鼻塞的原因。大多数患者可透过药物控制病情,但某些情况需要手术处理,例如鼻塞严重影响生活质素,常见于急性鼻窦炎或睡眠窒息症;或药物治疗无法缓解症状;或是结构问题,如鼻中隔偏曲或鼻甲肥大,手术可以更持久地纠正问题。以下是常见手术方式:

  1. 鼻中隔成形术(septoplasty):矫正弯曲的鼻中隔,改善气流通过
  2. 功能性鼻成形术(functional rhinoplasty):矫正鼻和鼻中隔骨折弯曲、加固或扩张鼻腔外侧壁等,改善气流
  3. 下鼻甲减容术(turbinate reduction):通过微创技术或手术切除部分下鼻甲组织,减少肿胀
  4. 功能性内视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清除阻塞的鼻窦通道,用于切除瘜肉和肿瘤,改善通气
  5. 腺样体切除术(adenoidectomy):利用微创技术切除肥大阻塞腺样体,以改善呼吸,此技术可减少出血风险和术后疼痛,常见于儿童患者

术后早期护理包括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保持伤口卫生,一般伤口于两星期后会比较稳定,具体情况需取决于手术类型。手术一般风险包括伤口发炎、流血、伤口黏连、症状复发等。另外个别手术或有其他不同风险。若考虑做手术,建议谘询耳鼻喉科专科医生了解详情,评估手术的必要程度、风险及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