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專欄

174月 2020

腦有所醫:腦血管內介入術的先驅(刊登於蘋果日報)

Project-Id-Version: Report-Msgid-Bugs-To: PO-Revision-Date: Last-Translator: patrick <patrickcho@theorigo.com> Language-Team: theorigo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X-Poedit-Basepath: /Volumes/apps/dev.theorigo.com/theorigo/application/ X-Poedit-SourceCharset: utf-8 X-Poedit-SearchPath-0: .

2020 年 4 月 17 日
黃海東——中大醫務中心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腦有所醫:腦血管內介入術的先驅(刊登於蘋果日報)

前幾天收到消息,受人尊敬的神經外科前輩郭正光醫生,與癌症抗爭一年多後終與世長辭,心情甚是沉重。郭醫生一生在廣華醫院為神經外科付出的努力,以及他樂觀積極的人生觀,都令人懷念。郭醫生患病期間,只要精神尚可,都會回醫院指導後輩及協助科研,這份毅力很值得我們學習。

談及郭醫生的建樹,不得不提他在腦血管內介入性治療的先驅角色。血管內介入性治療即是從血管內放入導管儀器,以治療一些常見的血管病變,最為大眾熟悉的就是心臟科的通波仔手術。我們的大腦內佈滿血管,這些血管有時會堵塞,引起供血不足或中風,有時則會退化或變大,演變成血管動脈瘤,隨時有爆裂的危險。儘管外科手術可以治療部份腦血管疾病,但仍有些腦血管疾病難以藉外科手術治療,又或外科手術的效果未能令人滿意,血管內介入治療技術就可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最早的腦血管造影技術,於 1927 年由一位葡萄牙醫生完成,及至 1970 年代神經血管內介入治療開始蓬勃發展。郭醫生於 80 年代從海外學成歸來,開始在香港發展這門技術。初期因設備及儀器的局限,發展較困難,但隨着技術及科技改進,現時已是非常成熟及有效的治療方案。腦血管內介入治療屬於破壞性較小的微創手術,導管經大腿的股動脈進入病人體內,在影像設備引導下,利用微導管等工具輔助,通過血管將特殊醫療材料,遞送到中樞神經系統的血管病變部位,對顱內血管病變進行診斷和治療。常見的腦血管病變介入治療包括因血管壁突起引致的動脈瘤、動靜脈瘻管或畸形、頸動脈狹窄及急性缺血性中風等。

近年中風治療的發展,更凸顯腦血管內介入治療的重要性。急性缺血性中風的治療關鍵,在於盡早開通閉塞血管,恢復血流以挽救缺血腦組織。目前針對腦梗塞的早期治療方法,主要是以藥物進行靜脈溶栓治療,但必須在病發 3 至 4.5 小時內進行,而且對顱內大動脈阻塞引發的中風,治療效果亦不理想,腦血管內介入術則可顯著提高治療機會。顱內大動脈阻塞可分為「前循環阻塞」(頸動脈系統)及「後循環阻塞」(脊椎基底動脈系統),前者在病發的 8 小時內、後者在病發 24 小時內進行腦血管內介入術,對挽救生命及身體功能皆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