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专栏

2010月 2025

医路同行:骨质疏松不止老年问题

谢雪儿医生明报

2025年 10 月 20日
谢雪儿医生——中大医院家庭医学专科医生
医路同行:骨质疏松不止老年问题(刊登于明报)

「医生,我的关节活动时常常有喀喀声,是否患上骨质疏松症呢?」

「医生,我膝盖常常痛,是否缺乏钙质呢?」

作为家庭医生,诊症时常常遇上类似问题。去年一名60多岁女士求诊,告诉我在新疆旅行时不幸跌倒,导致手腕骨折,治疗后仍感关节僵硬及慢性疼痛,希望转介物理治疗。我问她有否做过骨质疏松检查,她说没有,因为一直都觉得自己很健康,没有肥胖也没有三高。我安排她做骨质疏松检查,结果证实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随即开始治疗。

随年龄增长,骨骼悄悄发生变化。骨质疏松症称为无声的疾病,因为它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我们的骨骼,直到发生骨折才被发现。这不仅是老年问题,更是需要从年轻开始关注的健康课题。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变得脆弱、容易骨折的疾病。骨骼是活组织,不断新陈代谢;旧骨被吸收,新骨生成。然而,约30岁后,骨质流失速度开始超过生成速度,导致骨骼密度逐渐下降。

年轻开始打造强健骨骼

  • 营养摄取是基础

钙质和维他命D是骨骼健康两大支柱。成年人每日建议摄取1000至1200毫克钙质。富含钙的食物包括奶制品、深绿色蔬菜、豆腐、杏仁和小鱼干等。维他命D则能帮助钙质吸收,透过日晒、食物(脂肪含量高的鱼类如鲑鱼、鲭鱼、秋刀鱼、蛋黄、肝脏等)或优质补充剂摄取。

  • 规律运动不可少

负重运动如步行、慢跑、跳舞和爬楼梯能强化骨骼。在身体状况许可下每周5次、每次30分钟运动,能有效维持骨密度之外,也能强化心肺功能。此外,肌少症是骨质疏松症的「好朋友」,强健肌肉能更好地保护骨骼,所以肌肉强化运动也非常重要。平衡运动如单脚站立、太极等均可预防跌倒,减低骨折风险。

  • 避免不良习惯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速骨质流失。减少咖啡因摄取(每日不超过2杯咖啡)也有助保护骨骼健康。

  • 早期检测与诊断

双能量骨质密度扫描(DEXA scan)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黄金标准,高风险族应定期接受检查:

- 65岁或以上长者

- 更年期后女性,尤其是早停经(45岁前)或曾切除卵巢

- 家族有骨折病史

- 身形比较瘦小或体重过轻

- 钙质、维他命D摄取不足

-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

- 长期服用类固醇或其他增加骨质疏松风险的药物

- 相关疾病:例如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病

居家安全评估 防跌倒

若确诊骨质疏松或骨质偏少,不用害怕,及早治疗便可。首先要确保每天摄取足够钙和维他命D,因为即使接受药物治疗,足够营养补充仍然是基础。医生会与病人商量适合的药物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抑制骨质流失药物(如双磷酸盐类、单株抗体、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及促进骨质形成药物(如副甲状腺素、造骨促进剂)。此外,除了规律运动,更要预防跌倒,居家环境安全评估(如移除滑垫、增加扶手、改善照明)对患者至关重要。

骨骼健康是一生的功课,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为骨骼健康做出积极改变。大家不妨在身体检查时跟医生商讨个人风险因素,制订适合的健康(包括骨骼保健)计划,迈向更强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