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专栏

085月 2020

健若骄阳:肠胃问题何止肠胃事?(刊登於苹果日报)

蔡晓阳医生

2020 年 5 月 8 日
蔡晓阳医生 ―― 中大医务中心全康诊所顾问医生
健若骄阳:肠胃问题何止肠胃事?(刊登於苹果日报)
20 多岁的李小姐个多月来持续出现绞肚痛,体重也无故下降;70 多岁的陈婆婆近月就要频频去厕所,几乎每小时都要排便一次,於是连外出逛街也不敢,以免赶不及找厕所时会出丑。两名病人前来求医,都担心自己可能患上肠癌。经过详细检查和问诊后,确定两人确实患有同一病症,但并非肠癌,而是都市社会常见的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肠易激俗称肠敏感或肠躁症,病人肠道的结构正常,但就有各种各样的肠胃不适症状,例如胃胀、腹痛、大便次数增多或减少、大便质地改变等,而且症状持续发作,对日常生活可造成很大影响,有时可令病人无法入睡,甚至影响肠胃吸收能力而引致营养不良。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 2000 年在沙田区进行的调查,在受访的逾千名居民中,多达 44%人曾经患有肠易激,其中约 10%至 20%更需要持续求诊和治疗,数字与欧美国家相若。

其实此病的成因与压力有密切关系,脑部与肠道有很紧密的联系,故此肠道是最易反映出紧张情绪的器官,当肠道肌肉因情绪影响时变得绷紧,蠕动便会变得不协调,於是引起种种症状。肠易激病人由廿多岁到七十多岁也有,完美主义者或过於认真的人,会较容易因压力而患上肠易激。

虽然肠易激很常见,但其症状与其他肠胃病例如肠炎及肠癌等相似,所以医生必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病人或需要做抽血、验大便,甚至肠镜及扫描等检查。若确定没有其他疾病或结构问题,而症状和病史又脗合,便可诊断为肠易激。

要治疗肠易激,可利用药物治「标」,如止肚痛药、抗肠抽筋药、止泻药或泻药,减少肠胃不适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若患者的情绪亦受影响,则可能需服用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如果病人留意到进食某些食物后会出现病徵,便应尽量避免进食。病人亦需要学习及做好压力管理,才能达到治「本」效果。

总括而言,肠易激看似是肠胃问题,但背后成因可能与情绪和精神困扰有关,在此奉劝大家面对压力时要作适当的调适,避免让自己过度受压。假如发现排便习惯偏离正常情况,并持续一个月以上,就应尽快谘询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