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專欄

119月 2020

腦有所醫:單側聽障要小心 (刊登於蘋果日報)

Project-Id-Version: Report-Msgid-Bugs-To: PO-Revision-Date: Last-Translator: patrick <patrickcho@theorigo.com> Language-Team: theorigo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X-Poedit-Basepath: /Volumes/apps/dev.theorigo.com/theorigo/application/ X-Poedit-SourceCharset: utf-8 X-Poedit-SearchPath-0: .

2020 年 9 月 11 日
黃海東──中大醫務中心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腦有所醫:單側聽障要小心(刊登於蘋果日報)

疫情令到朋友之間減少見面,免不了要電話通訊聊聊天。其中一位在內地工作的朋友,通話時總是嚷着要我說話大聲一點,細問之下得知他突然發現右耳耳鳴,聽覺也越來越差。雖然他曾向內地的耳鼻喉科醫生求診,但沒有發現耳朵有異樣,電腦掃描檢查報告亦顯示一切正常,醫生診斷為普通的突發性聽力喪失,處方一些類固醇藥物。其後疫情轉趨嚴重,朋友也沒有額外不適,所以對此亦不以為然。

我覺得情況不是這般簡單,於是索取了他的聽力測試報告,發現他對高頻聲音的聽力喪失特別明顯,而且只出現於單側耳朵,顯示為耳窩後或聽神經的問題。我建議為他再做磁力共振檢查,結果證實有 10 毫米的聽神經瘤,正是之前電腦掃描所忽略的位置。

聽神經瘤為一種常見的腦科腫瘤,約佔原發性腦瘤 10%至 15%。最常見症狀是單側聽覺受損或耳鳴,也會伴隨頭暈及走路搖擺不穩。倘若沒及早發現,腫瘤有機會越長越大,聽力也會隨之喪失。嚴重的話更會壓迫腦幹或附近神經線,產生面部麻痺、行動困難,甚至頭痛、腦積水等症狀。舊式電腦掃描的影像質素較差,照不清楚微小部位,因此磁力共振檢查會更為準確。

聽神經瘤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特別是年紀大的病人,容易覺得聽力衰退是年老退化所致,當發現腫瘤時往往已達 20 至 30 毫米,並已對腦神經系統構成一定壓迫,增加手術治療的風險。常見的手術後併發症包括聽力完全喪失、面部肌肉癱瘓,甚至影響行動能力或有生命危險。基於上述風險,傳統上對一些細小的聽神經瘤一般會採取保守治療,盡量避免開刀。然而隨着磁力共振越來越普及,我們發現雖然不少病人的聽神經瘤多年沒變化,大小保持穩定;但亦有部份人的腫瘤會慢慢變大,聽覺亦越來越差,當腫瘤引發其他症狀時,聽力往往已無可挽救。這種兩難的局面,過往一直困擾着醫生如何提供治療方案。

隨着醫學科技進步,細小聽神經瘤的治療選項已不只局限於開顱手術。放射外科治療如數 碼刀、伽瑪刀等,大大改善治療細小腫瘤的成效,對保留聽覺及面部神經方面,甚至更勝 於開刀手術,病人亦毋須擔心因治療併發症而損害聽力。不過要注意,如果腫瘤已經壓迫 腦幹,此類病人還是接受開顱手術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