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專欄

2211月 2019

腦有所醫:微創神經外科系列(2):顱底手術古與今(刊登於蘋果日報)

Project-Id-Version: Report-Msgid-Bugs-To: PO-Revision-Date: Last-Translator: patrick <patrickcho@theorigo.com> Language-Team: theorigo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X-Poedit-Basepath: /Volumes/apps/dev.theorigo.com/theorigo/application/ X-Poedit-SourceCharset: utf-8 X-Poedit-SearchPath-0: .

2019 年 11 月 22 日
黃海東醫生——中大醫務中心神經外科專科醫生
腦有所醫:微創神經外科系列(2):顱底手術古與今(刊登於蘋果日報)

人類史上最早的腦科手術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時代,當時的貴族為了死後靈魂回歸時可以再附身於肉體,所以製作木乃伊以保存屍體減慢腐化。由於人體的內臟容易腐爛,所以要先取出。但當時的人想到如果要破開頭骨取出腦部,便會令貴族的容貌受損,聰明的人類便想到從鼻腔在顱底骨鑽孔,然後吸出腦部,而這就可算是人類首次嘗試進行腦部解剖手術。

顱底骨,是指眼眉之後分隔腦部及鼻腔的一層顱骨,此部位解剖結構複雜,有重要的神經和血管穿行其中,而且藏於深處,因此手術往往伴隨各種風險,如操作不慎就會有機會損及神經,嚴重可以致命。因此顱底手術,是神經外科極富挑戰性的領域。

早期醫學史上已經有醫生嘗試從鼻腔或口腔直達顱底進行手術,但因為光源、設備、技術等所限,治療效果差強人意,死亡率偏高。後期有了顯微鏡,可以切開上唇經鼻腔蝶竇進入,效果則改善了很多!但礙於手術操作的空間有限,比較適合用於位置中央而相對簡單的病變。近年來隨着神經內鏡和電腦導航技術的進步,內鏡微創顱底手術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因為其可視角度更廣,操作工具的空間也比傳統顯微鏡更靈活,手術後外表基本上沒有傷口,病人的康復進度亦較過往經顱骨切除法快速得多。

在顱底病變中,腦下垂體腺性瘤最為常見,佔原發性腦瘤的 15%至 20%,也是內鏡微創顱底手術最常用的範疇。垂體腫瘤相對處於中線,是比較容易掌握的技術,手術安全程度達 95%以上。當醫生技術成熟後,其他的顱底病變如腦膜瘤、顱咽管瘤、斜坡骨病症等等,也可以考慮用內鏡微創經鼻腔蝶竇醫治。

但內鏡微創手術也不是沒有限制的,如果為了微創而收細了手術中可顯露的病變範圍,有可能切除不清,容易傷及附近神經及血管;但過份的顯露,又失去了微創的意義。有些病變的位置雖然可以用內鏡微創手術完成,但相關工具不易操作,過程困難,所需時間也較長,未必凸顯出微創的優勢,其中平衡是需要很多解剖知識及經驗來決定,因為微創理念最終目標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而不單單是傷口的大小。

對於顱底病變來說,首先要考慮的是手術的必要性。某些病變可能長時間維持不變,又或者放射治療可能比手術更有效。我們需要考慮如何平衡手術效果與手術創傷,盡可能延長患者良好生存質量的時間,選擇正確的手術時機和手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