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Articles
23Oct 2019
拗手瓜拗斷手臂骨?!給喜歡拗手瓜的朋友五個小貼士(刊登於Medical Inspire)(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Dr WONG Wing Yee, Clara
2019 年 10 月 23 日
黃詠儀醫生——中大醫務中心骨科專科醫生
拗手瓜拗斷手臂骨?!給喜歡拗手瓜的朋友五個小貼士
拗手瓜拗斷手臂骨實在不是罕見意外,香港早前興起抝手瓜機,也有不少人抝斷手臂骨而要入院駁骨。近年世界各地也有相關報導。首個拗手瓜拗斷骨的個案則在 1975 年在瑞典發表,個案的主角們分別是一名 23 歲和 74 歲的男士。而那位 23 歲手臂骨骨折的病人更有神經線受傷。自 1975 年發表以後,已經相繼有不少個案被報導。在眾多因拗手瓜而斷手臂骨的個案中,它們都有三個共同特點,就是:
1. 所有骨折都在手臂骨的下半部;
2. 所有骨折都是螺旋型態;
3. 所有骨折都是外旋變型,亦即是骨頭外側折斷的位置比內側(近身體的方向稱之為內側)折斷的位置為髙。
Eric,一位身型非常健碩的 20 歲肌肉男,右手臂包著石膏,左手把手機裡他拍下的 X 光照片遞給我看,說:「黃醫生,你可否幫幫我,我不小心弄斷了手臂。」我望了照片上的X 光一眼,問他:「你是拗手瓜的嗎?」Eric 面露尷尬的表情,說:「真不知道為什麼,我本來應該是很大力的,我的骨頭是太脆太弱了嗎?」
拗手瓜拗斷手臂骨,其實是和年紀、性別沒有關係,雖然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但老人家、孩子也可因拗手瓜而導致骨折。也雖然大部份受傷的人都是男性,女性也可以因此而受傷。當然純粹因為拗手瓜斷手臂骨是跟骨頭的健康狀況沒有關係,但病人受傷後,我們也要為他們檢查去確保骨頭本身沒有病變而造成病態性骨折。同時,拗手瓜拗斷手臂骨,有 10-23 %有神經線受損,我們也必須要為他們檢查,確保患有骨折的手沒有神經線受傷。
那麼,如果骨頭是健康的,為何拗手瓜會斷臂呢?是否他們上臂的老鼠仔肌肉(二頭肌)不夠強壯?如果他們再把二頭肌操練,就是否可避過這一劫?過往有不少研究,探查斷臂的原因。原來發現,我們每個人的手臂下半部份的骨頭,骨紋結構型態是程螺旋狀的。而拗手瓜時,參賽者手握著手,手踭固定按在桌上,手踭附近的肌肉用力把手踭鎖在屈曲位置,比賽者用盡肩膊及胸前的肌力,企圖將對手的手壓下,對手對抗的力量,便製造出很大的扭力,這外旋的扭力沿着手臂骨下半部螺旋的骨紋,便產生了螺旋形態及外旋變形的骨折了。要避免骨折,就要對抗這外旋的扭力。
現在,我給拗手瓜的朋友們五個小貼士去避免骨折的發生。第一,把手踭靠近身軀,將身體的重心靠近手臂,有助對抗扭力。第二,要訓練好及強化手腕及手指的屈力、和前臂內旋的肌力,因為手腕及手指屈曲的肌肉及前臂內旋肌肉是起源在手臂骨最下方內側,強化後有助對抗外旋力量。第三,要選擇身高體重和自己相約的對手,那麼,骨頭結構便大致相同,便不擔心自己手臂會被抝斷,也不擔心會拗斷對方。第四,避免突然發力或突然終止比賽,突然肌肉收緊會對骨頭造成突然的壓力而折斷。最後,身軀要並行手臂活動,不要鎖定肩膊,以助緩衝對方的扭力。
Eric 現在已完成鋼板固定骨折手術兩週了,上肢已經活動自如,他不但沒有因受傷而不快,反而更加積極,把今次意外學習到的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