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Feature Articles

15Oct 2025

泌尿心跡:前列腺癌轉移 非一般骨痛(Published on HKEJ)(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Dr NGAI Ho YinHKEJ

2025 年 10 月 15 日
魏浩然 ── 中大醫院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泌尿心跡:前列腺癌轉移 非一般骨痛(刊登於信報)

陳先生現年65歲,退休後熱愛行山和跑步。他左邊髖關節疼痛已有半年,他原以為只是勞損或退化引起,但近來疼痛加劇,骨科醫生為他安排了磁力共振檢查,意外發現大腿骨及盆骨附近有轉移性癌症。

隨後經驗血發現,陳先生的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數值高達1000(正常參考值低於4),於是立即轉介至泌尿科求診。經前列腺活檢證實他患有前列腺癌,並透過PSMA正電子掃描得知癌症已擴散至骨骼、淋巴及肺部。

前列腺癌最常轉移到骨骼,如盆骨、脊椎、股骨和肋骨,骨痛多為持續且逐漸加劇。隨着病情惡化,普通止痛藥變得難以緩解,患者甚至在靜止時也會感到劇烈疼痛,與一般勞損或關節炎的骨痛不同。受影響骨骼除了劇痛,還可能發生病理性骨折,特別是腰椎因癌症變脆弱而倒塌,可能壓迫神經引致馬尾症候群,出現下肢無力、排尿困難甚至大便失禁,嚴重影響生活質素;除了骨骼,癌細胞也會透過淋巴和血液擴散到肺部、肝臟等器官。

陳先生目前仍處於前列腺癌的荷爾蒙敏感期(mHSPC),意指癌細胞對雄激素抑制療法仍有反應。臨床指引建議他在此階段應積極採取綜合治療,主要透過荷爾蒙療法降低體內男性荷爾蒙水平,因為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依賴這些荷爾蒙。荷爾蒙療法可分為睾丸切除術(永久性減少男性荷爾蒙來源,但為不可逆手術)或定期注射藥物阻斷雄激素與癌細胞受體結合兩種方式。

此外,綜合治療還會結合新型抗雄激素藥物或化療,以提升存活率,改善症狀及生活質素。陳先生接受治療後,大腿骨及盆骨位置的骨痛已大為減退,毋須服用止痛藥物,PSA水平亦大幅下降。

最後,藉此提醒男士們,特別是50歲以上、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者,應定期做前列腺癌篩查,包括肛門指檢和PSA血液檢查。任何持續性骨痛、排尿異常或突發性體重減輕的症狀,都應及早就醫,避免錯過早期診斷和治療的黃金時機。早期發現前列腺癌治癒率高,轉移後治療困難且風險更大,及早檢查是守護健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