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294月 2025
泌尿心跡:包皮過長與包莖(刊登於信報)
魏浩然醫生信報
2025 年 4 月 29 日
魏浩然 ── 中大醫院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泌尿心跡:包皮過長與包莖(刊登於信報)
男性陰莖前端的包皮,若完全覆蓋龜頭且無法自然後退,即稱為「包皮過長」;當包皮完全無法翻開時,則稱為「包莖」。近年研究顯示,亞洲成年男性約有三至四成存在包皮過長問題,其中約5%至10%須透過手術改善。此現象不僅是外觀問題,更可能衍生多重健康風險,值得男士深入了解。
有別於青春期前的「生理性包莖」,成年男士若形成包莖,則多與後天因素相關,例如反覆發炎、創傷,這些狀況可能導致包皮組織纖維化。包莖問題可能引發三大困擾:日常生活方面,包皮過長易堆積污垢、產生異味,在性行為時可能造成疼痛甚至包皮撕裂;感染風險方面,包皮與龜頭間的潮濕環境易誘發包皮龜頭炎,導致搔癢與異常分泌物;嚴重者可能出現「嵌頓性包莖」,包皮後翻阻礙了龜頭血液循環,需立即急診處理以避免組織壞死。
評估手術必要性
臨床上並非所有包皮過長者皆需手術介入,但若出現特定徵兆時應積極就醫。當患者出現反覆性包皮龜頭炎感染、排尿時因包皮開口狹窄出現阻力,或性行為感到疼痛時,便須評估手術必要性。
現行治療以傳統包皮環切術為主,醫生會切除過長包皮並縫合傷口。術後康復期間可能出現輕微疼痛,可透過服用止痛藥緩解;傷口滲出的黃白色分泌物屬於正常癒合反應,每日以生理鹽水清潔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傷口腫脹多因淋巴回流受阻及組織修復反應引起,多數患者於四至六周內逐漸消退,但疤痕軟化可能要三至六個月。而初次外露的龜頭可能對衣物摩擦異常敏感,建議穿着寬鬆棉質內褲,必要時以無菌紗布暫時保護。
術後個人護理亦相當重要,應留意四大原則:首先,每天以生理鹽水清潔傷口後徹底擦乾,保持乾爽;其次,選擇寬鬆褲裝減少摩擦,避免陰莖勃起以防撕裂傷口;第三,術後至少禁慾數周,待確認傷口完全癒合再逐步恢復性生活;最後要密切觀察傷口變化,若出現異常紅腫、含膿或發燒症狀,應及早就醫。即便成功完成治療,日常仍須養成清潔習慣,每日輕柔翻洗龜頭與包皮內側,避免污垢堆積引發感染。